从关中北上八百公里就到了我热爱的这座大山。十多年前第一次来这儿,是为了结婚宴请与老公一起并肩移山建厂的“战友们”。那时坐在公交车上快颠出胆汁的我,只一眼就觉得像是来到了《西游记》中的“五行山下”。老公看穿了我的心思,打趣地说:“没错,是这儿!这不正赶上翻修府准路嘛”,更没想到的是一下车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路边排洪沟里。我不禁感叹:“天外之境啊!”小住几日后便踏上归途,父母问及老公的工作环境,我只能说“挺好的”。
一别两年,再次北上我已然成为陕煤集团的一份子,追随老公的脚步,踏上北移之路。犹记得,当我看到削平的山上赫然耸立着的厂房和烟囱,以及平整又宽阔地铺到山上的水泥道路时,还被老公揶揄道:“怎么样?还怕把你摔倒吗?都不会走路了!哈哈哈!”
接下来的一年多,我穿梭于电厂和电石厂现场。在风沙肆虐的春末夏初参加公司组织的植树活动;在阴雨连绵的秋季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画系统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轮岗学习、参与巡检;在寒风刺骨的冬季深入现场,边学习边自查安全隐患……终于,在那个蝉鸣风劲的夏日,电石炉流出了第一锅热电石。霎时间欢呼声此起彼伏,那和着泪水和汗水的结晶啊,热腾腾的、红艳艳的……
自入职以来,我一直从事化验工作。因为兰炭水分的化验结果没少和烘干窑的班长吵过。但我一直坚持求真务实,以事实说话。工余时间和化验的同事们讨论影响兰炭水分化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然后再以入厂兰炭多次做烘干实验以佐证。石灰石滴定化验更是让我领教了什么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滴定结果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多少都有差异,这就要求化验工作人员务必细心专心地对待每一次滴定,准确把控滴定终点。在一次技能比赛中,因为0.01ml误差我与第一名便无缘了。我将此事说与异地的朋友听,他竟劝我“不要那么认真”,我诧异的回了一句:“化验不容一丝马虎,你也是化学专业出身,才工作几年就失了底线?”随即撂了电话。
2019年年末,因为自身身体原因,我退出了生产一线的工作。但是我依然在这座大山里奋斗着青春。在全新的岗位上,一切归零。雪夜的寒风疯狂的拍打着玻璃窗,师傅带着心无旁骛的我加班加点的学习采购相关的业务,从计划到订单、从谈判到招标、从合同到结算、从入库到出库、从线下采购到智慧平台……事无巨细,倾囊相授。我自是不能辜负师傅的一片苦心,同时也想独立完成采购,大显身手。所以我每天都认真做好笔记,睡前总结学习的内容和疑惑,第二天再请师傅解惑。那几个月自己下的苦功只有师傅和自己知道。所幸我不负众望,以勤勉尽责,恪守底线被领导和同事肯定。
忙碌的日子总是能在身边的事物上体现出来。眼见着职工体育馆建成了、眼见着公司托管班成立了、眼见着电石出炉机械化了、眼见着煤泥掺烧系统投运了、眼见着一车车原料,一车车电石成品运输车辆来来往往、眼见着家文化的厂区彩灯斑斓,孩童和职工家属欢声笑语一片……对呀,就是我热爱的这座大山,呈现出了陕煤人青春的颜色!
奋斗的日子还在继续,陕煤人既能“移山”,就不怕未来会有多远!山里风正劲,逆风走在厂区的路上,虽举步维艰,但终会迎来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