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爬高高”这件事在父母眼里几乎等同于“大逆不道”。小时候的我看多了飞檐走壁的影视角色,心里吃了秤砣似的认为,要想做英雄,飞檐走壁是必备的技能,于是看见矮墙或者稍微粗一点儿的树,但凡有一点高度的,就想尝试,想练一练。不止被母亲说教,笤帚把把也挨了不少,看着“屡教不改”的我和磨烂的裤脚,母亲总是唉声叹气:“怎么生了这么个飞贼似的女子?!”
那时候我家的院墙是土墙,但是大门却是两米高的大红门。大门口西边有一间简易房,是父亲亲手盖起来堆放杂物的。挨着杂物房的是养了几只羊的羊圈。羊圈比杂物房矮几十公分,是废旧的青砖和木头盖起来的。羊圈北边就是父亲亲手烧制的几个大瓮和小缸,有的倒扣着,有的直立着,但也都整整齐齐。大瓮旁边还有一棵碗口粗的桐树。父母亲上地干活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安全,总把我们锁在院内。我看着大门口西边连成一片的大小房屋,像极了天然的台阶,于是悄悄的爬了上去,两只手趴着土墙,两只脚下探虚实,虽然腿不停的打着颤,但我坚信我一定能到我的目的地。弟弟妹妹看我“爬高高”的过程很顺利,也想学我,被我血脉压制住了。
还别说,站得高就是看得远。我看见村里大大小小的房屋上有的水泥铺得平平整整,有的荒草有半米高;我看见北边的村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说说笑笑着上地去了;我看见西边的太阳高高地挂着,不肯或许是不舍得离去;我看见……天哪!我看见我大妈了,正巧撞上了她的眼睛。我尴尬地笑了笑叫了声大妈,大妈恼火地大声训斥:“快下去!听不听话?!”我赶紧说:“听话,马上下去!”我的母亲也不出我所料的知道了这件事,晚上回来后只是问了我,我也如实回答了,她只是告诫我,墙高危险,切勿再攀爬,便不了了之。
几天后,我还是禁不住心里的痒痒,第二次“爬高高”。偏巧不巧,还是被我大妈看见了,我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乖乖的下来了。嘴上还抱怨着:“大妈怎么这么晚才下地啊!”这一次,母亲提着笤帚在院子里追着我左三圈右三圈地跑,最后免不了一顿挨打。从此之后,再也不敢不听话。再后来,父母辛辛苦苦挣了点钱,家里的院墙也从土墙变成了砖墙,而且越垒越高了。
记忆中,我再也没有爬过墙、上过树,不管高矮。母亲说我,好歹是长了记性了,有点儿女孩子的样子了。
去年有一次准备回老家,婆婆说屋顶的草时间长了根深了会毁屋顶,需要上屋顶除草。我和老公信誓旦旦地接过任务回了老家的院子。老公架好了梯子,我自告奋勇要爬上去。一边爬一边还喋喋不休地告诉他我小时候“爬高高”的“光荣历史”。老公原本就恐高,加上我信心满满,只好作罢,一再叮嘱我千万小心。我上到梯子顶上,很顺利的站到两砖宽的墙上,可是双腿不听话地打着颤,一步挪十公分小心翼翼的挪了半天,还没到我的目的地。我看着蓝蓝的天空中的一丝白云,仿佛在嘲笑我,我有些沮丧;我看见村里的房顶全都是水泥铺得平平整整的,偶尔有几棵杂草在烈日下耷拉着脑袋;我看见村子西头的公路上三三两两的农用车忙碌着奔跑着;我看见……哎!我看见老公担忧的表情了。我心里还是打了退堂鼓。我不敢,我长了年龄却长没了胆量,我害怕,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知畏惧的女孩了。最后,还是老公亲自上阵,三下五除二就拔了仅有的几棵野草,还炫耀式的拍了视频发给婆婆交差。
前几天,母亲发了个视频,是不到一岁的小侄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却从爬爬毯爬到了沙发,脸怼着沙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终于上到沙发上,还不罢休,又哼哧哼哧的爬到了挨着沙发的茶几上。完了还对着镜头龇着仅有的几颗牙炫耀地笑。我看完后笑着回复到:“侄子随了我这飞贼似的姑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