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樊永艳【散文】九九重阳节 浓浓思乡情
发布日期:2023-10-24    作者:樊永艳    来源:配售电公司    点击量:633    分享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曾经这首背得滚瓜烂熟的古诗,当时任凭老师怎么剖析,也无法体会诗人王维笔下的浓浓乡愁。直到步入了“遮不住白发,挡不住皱纹”的中年时期,才慢慢体会到重阳节那登高望远之外的惆怅,那就是对亲人越来越浓的思念。

b844cda3b03ead499885aea89bb6afc.jpg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随着渐浓的秋意徐徐到来。正午时分,估摸着父母都闲下来,吃午饭的功夫,给父母发了视频,没等我说话,他们便连一连串发问道:“最近都好吗?吃饭了没有?工作累不累?”我一一汇报完,也照例询问了父母的近况,家里状况。父母一如往常地说:“你不要担心,一切都好着呢,你照顾好自己,注意休息!”挂掉视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知道父母又撒谎了。母亲的手患有腱鞘炎,每天都被抽筋和疼痛折磨着,发作时只能吃止痛片以缓解疼痛;父亲有风湿性腰痛,这个渐凉的季节,正是发作最频繁的时候。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的他们,总觉得这是不痛不痒的小事,不值得一提。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撒谎是为了不让我担心。也许,“我不饿,我不喜欢吃,我好着呢”这类话,成了所有父母统一的谎言。

我们陕北有句老话:“孩子们都成家了,父母就算上坎了。”如今我们兄弟姊妹都已成家立业,父母本该“退居二线”,享享清福。可不服老的他们却对老家的那一亩三分地的激情仍不减半分,他们总是见缝插针地去地里干点什么,不留片刻的休闲时光给自己。我们姊妹时常劝着父母:不要再到地里了,我们现在生活的都挺好,你俩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实在闲不住,只需在近处框块地当做菜园子,种点时令蔬菜罢了。父母嘴上答应着,心里却盘算着该播种了,哪些地里又长草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变本加厉”地搞起了养殖,猪、鸡、羊……凡是适合农村的都养上了。我时常以他们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为由,来“教育”他们不要那么拼命,做老年人该做的事。他们一脸无辜地反驳道:“我们都是在土地里成长起来的,已经习惯了与土地为伴,若对它不管不顾了,反而全身不舒服。”我心里很清楚,一辈子勤俭节约的父母,深知赚钱的不容易,只要他们还能干活便能自给自足,这样便不会增加我们姊妹兄弟的负担了。父母的想法,正是古人常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真实表达。他们从不说爱,却处处做着爱我们的事。

回首往事,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都没有好好陪陪父母。即便休假在家,由于女儿要上学,上兴趣班的原因,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龙应台曾说:“父母子女一场,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正是在与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分别中渐渐老去的。所以,为了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无论我们工作再忙,哪怕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和父母经常通讯,聊聊近况。有时候,父母的愿望就是那么简单,一次聊天,一次视频通话就可以让他们开心很久。

重阳节,也称“老人节”,九九重阳的“九九”,更有“久久”之意。所以,值此佳节,祝愿所有的父母平安健康,幸福久久,快乐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