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植爱国主义精神,公司组织观看了红色电影--《志愿军之雄兵出击》。观影结束后,我脑海里出现了三个词语:震撼、珍惜、奋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方面我被当时情境下伟大领导人们的勇于决断、敢于决断、科学决断所震撼。形容当时的现状,莫过于电影里面的一个比喻:新中国加入美军参与的朝鲜战争,就好比一个小孩想要挑战一个拳击冠军。可即便是在毫无胜算的状况下,年仅一岁的新中国已然彰显出大国担当。另一方面,我被冲击战场的一线战士们震撼,有关键时刻不会开保险而自责的通信排新兵杨三弟;有为减少牺牲伤亡主动承担一切的38军军长梁兴初;有在联合国控诉美国霸行,捍卫和平的军人伍修权;有在松骨峰上大喊还有活着的吗,活着的举手!还有能打的没有的三连连长戴如义……他们团结一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这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年少
电影里总指挥在毛岸英同志牺牲后说道:“一个人一辈子总会遇上那么几件天大的难事,害怕困难的人遇上了,就慌了,我就慌过。可如今想想,困难算什么呢?有的人想遇,都遇不到了。”就好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战争的场面很宏大也很惨烈,在凉水洞,通讯连战士为了掩护总部撤离全员牺牲,后面的113师为先一步到达,一夜急行70多公里山路,没跑到先跑牺牲的陆陆续续。三所里、龙源里团长提着最后一口气拉着敌军坦克用燃烧瓶也要将其燃烧,连长胸口的血如泉涌也要扛起巴祖卡,用尽生命最后一丝意志打向敌人,有的战士身体被烈火吞噬,也要抱着敌军士兵同归于尽……常人难以想象,他们在身体被打得千疮百孔之时,是什么样的力量和精神支撑他们突破生理极限,拼搏到最后一刻。现在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不经战乱,不缺衣食。内耗,不公,怀疑,懈怠时,想想我们的志愿军,珍惜每分每秒,把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电影一开始就看到美军肆意挑衅我国领土主权,那一年在工农业总产值相差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敌人是飞机大炮和装甲坦克,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手榴弹、燃烧瓶,最先进的可能只有巴祖卡。我们凭什么有勇气打赢这场战争?凭的正是我们坚定的信念、奋斗的姿态、神话般的智慧。在松骨峰上,我们的战士奋力死守到底,当三连连长大喊还有活着的吗,活着的举手!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的焦黑色土地上颤颤巍巍举起的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也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坚定地举起手,这是全国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同胞坚定不移的意志!最后,美国陆军第九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毁灭性的打击下,正丢弃重型设备,逃往安州……“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寒来又暑往,秋收又冬藏,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举国欢庆,人民喜笑颜开,看繁华依旧芬芳!
岁月峥嵘,人民英雄镌刻不灭印记;正道沧桑,抗美援朝精神激荡磅礴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过往的中华儿女,皆以梦为马,以铁肩担道义,以不断创造新中国美好未来的脚步,铸就了如今伟大的时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更好的姿态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