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过完元宵才算给春节画上句号。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在陕北,人们习惯把元宵节叫闹元宵或者过十五。在整个春节期间,这个节日应该是陕北大地上年味最浓的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辛劳一年的人们就开始正儿八经地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了,所以在这一天,就会彻头彻尾地闹红火赶热闹一整天。
当你还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做着美梦的时候,大街小巷,锣鼓家什就开始沸腾了。是的,你没听错,这就是“集结号”,只要锣鼓家什一响,闹秧歌的姑娘们和后生们就会穿上自己的演出服、拿上扇子、花伞、绸子、腰鼓之类的道具,开始准备这一天的最后一次表演。
随着演出时间将近,会演街道两侧早已站满了一眼望不到头前来看红火的人群,抬眼望去人山人海,颇有几分国庆阅兵的阵仗。来迟的只能踮着脚尖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观看的最佳位置。大点的娃娃早就趴在树上张望着,像通信兵一样,嘴里喊叫着:“来了,来了。”锣鼓声、唢呐声、人群呐喊声,顿时鼎沸了。
通过多日排练展演的秧歌队在今日艳丽绽放,喜庆的旋律响彻天,热烈的舞步扭不停,热闹的景象把整个街道绘成了一条彩色的丝带。来自各个单位的秧歌队此刻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着,什么陕北说书、古代歌舞、划旱船、赶毛驴、腰鼓、大头娃娃等应有尽有,一队队的拿手绝活在当天把陕北的民俗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妖娆婀娜的舞姿、变化多样的换阵队形,迎来了街道两侧的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秧歌队过街到中心广场会演,从上午持续到下午,所经之处的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台阶上,石桩上,街道四面到处都是观看演出的人,涌动的人潮密集拥挤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人群里各种拍摄设备高举过头顶,记录着这红火热闹的美好瞬间。
白天热闹劲还没有消散完,按捺不住的人们又开始了他们晚上的狂欢活动。那就是人们期盼已久的“烟花秀”活动。为了能呈现一场完美的烟花秀,工作人员提前几天就开始选场地,推场地,排阵列。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晚上,人们早早赶过来寻找最佳观看角度,生怕错过某一个精彩瞬间。开场是“欢天喜地闹元宵”,一声长啸划破夜空,一支支烟花直冲云霄,璀璨礼花竞相绽放,为今晚的“烟花秀”拉开帷幕。接下来是“赏花灯·赏焰火”层层叠叠、纷纷繁繁,犹如鲜花怒放,又似流星飞舞,靖边的夜空,瞬间映照在缤纷绚烂的焰火之中。 “浪漫靖边耀千年”千年不息的无定河缓缓流淌,两岸五彩霓虹闪烁,伴随轻歌曼舞的焰火,靖边变得生动起来。夜空中绽放的盏盏萤火,似闪烁的星辰,越过千年的历史,穿过挂满红灯笼的中心天桥,融入这诗情画意的元宵夜。“民族风情新蓝图”银龙凌空飞驰,一组组特效彩色花束腾空而起,一组组花束流星般的划破天际直奔苍穹,蓝色向日葵“空中盘花”,磅礴的空中礼花交相辉映,冷光瀑布从空中飞泻而下,营造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幻境,代表着民族团结的子母弹,摇曳着长长的火焰在夜空中炸响,飘洒下炽热的花雨,“红色拉手”牵着我们走向2024年光辉灿烂的春天。“再启新程谱华章”天幕时而多彩花束、姹紫嫣红,时而高空垂瀑、万丈光芒,时而银色虎尾、直贯长空,市民和游客欢聚一堂,尽情欣赏绚丽焰火,定格美好瞬间,许下美好祝福。焰火再次热情绽放,璀璨的星空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浑然天成“物产丰富浪漫靖边”,正成为世人看见靖边的一个“窗口”
透过窗户,一束月光照进来,洒在我的脸上。听,外面的田野里,已经有小草冒着嫩芽,绿尖尖的身影,一个生机盎然满怀期待的春天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