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樊永艳【散文】一书一世界,阅人亦阅己
发布日期:2024-07-18    作者:樊永艳    来源:榆林配售电公司    点击量:493    分享到:

读书,阅人,看世界。读山读水,是心灵的愉悦,读书读人是智慧的沉淀。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蒋勋说红楼梦》,在这些文本的阅读中,我每每都会被他们的睿智与圆融的文字深深触动。

661c12b2875fb079a7060fc10b935c1.jpg

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写尽了母亲为儿子病况的殚精竭虑,小心翼翼,越在乎,越愚笨,那个母亲的形象真实又打动人心;他写在面对困境时的境遇,写出“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的豁达;他写输赢,嘲讽人们“只看赢得漂亮,却不知输也可以美丽的。”;他写爱的真谛,“爱,则多是看某物不好或还不够好,其实是盼望它好以至非常好,随之而得的激励是—愿付出。”寥寥数语间道尽痴男怨女的贪嗔痴不过是自我缺乏的需索。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以及最紧要的敞开心扉,推心置腹才是其中要义。

再读《蒋勋说红楼梦》,一个有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的人,他解读此书的视角,字里行间流淌着人文关怀。一切人和事都是我们的镜子,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人永远无法感受到你内在没有的东西。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像极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人也永远无法看见自身的局限。如同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蒋勋看到的是慈悲。

da1ad6c81061f18cae515c09955c1f0.jpg

他在引言的解读中,说到曹雪芹对女性的尊重,女权主义振聋发聩;在以求功名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他说生命的真性情。特立独行,愤世嫉俗,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引经据典了诸多才华横溢但穷困潦倒的人,称之为颠覆体制的英雄。他们在人格上的自我追求,用个人悲剧式的生命,对抗巨大的时代压力,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踽踽独行。

在《红楼梦》的引言中,蒋勋看到了曹雪芹心里别具风流的女性。这些可爱的女人们,不是《烈女传》中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卓文君,不顾礼法,与人私奔;“薛涛笺”的制作者薛涛她出身低微,只是为外人所不齿的歌妓;可爱的朝云,是苏轼的续弦,无名无分,但在苏轼屡屡被贬谪的人生中给予他慰藉与安慰。蒋勋说:“儒家永远让你觉得在人伦道德上要背负一个重担。”蒋勋用自己视角,明白人人皆有不易,人人皆可理解。真善美,三者,始终排在最前。没有任何一种人格魅力,可与真媲美。无矫饰,无造作,如你所是。就像蒋勋说,林黛玉动辄哭哭啼啼,脾气坏,薛宝钗做事圆融,老练,可在宝玉心里,纵是举案齐眉也总是意难平。

“美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体会。”读书阅人,丰富的灵魂比好看的皮囊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