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闫江涛【散文】社戏
发布日期:2024-08-27    作者:闫江涛    来源:新元公司    点击量:965    分享到:

前些日子,听母亲说村里要举办社戏,并将一些在村里举办的惠民便民活动也娓娓道来,让远在百里之外的我仍能感觉到母亲无与伦比的喜悦。

散文.jpg

社戏是陕北农村一项重要的祈丰登、庆国泰的民间活动,这时大家不管有多忙,都会放下手头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增添节日的氛围。这些年出门在外,每当回想起以往社戏都让我内心充满向往与期待,是喜庆、是庆典、是团聚,更是每个出门在外游子内心深处那一抹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社戏台在小村庄最东边,是村民自发筹建而成的,与我们小时候见过的木头舞台迥然不同。台柱两边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托古人提醒今人,借虚事指点实事。戏台中央则是“生旦净丑末”,穿着道具服装演绎传统晋剧,传唱古代忠孝,教化今人明辨是非。看社戏一般要有长者给你讲一番,不然都是盲看。记得小时候最怕那个穿着华丽的“旦”角坐下唱,那可真是索然乏味,让人昏昏沉沉,最喜欢看的是“翻跟斗”“舞刀弄棒”。遇到“白脸”唱将,孩子们都报以“愤怒”的目光,盼望着快快结束……

在社戏场,可以见到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相邀坐在小商贩摊前饮酒话桑麻,忆往事谈近况,虽多年未见,但感情依然深厚,场中戏腔声、欢笑声、叫卖声、孩子哭闹声、锣鼓喧嚣声……掺杂在一起,此起彼伏,别有一番热闹劲儿。

夜幕降临,社戏在演员“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回家后率先忙碌的还是母亲,准备好夜餐,拿出新缝的被子铺在炕上,孩子们早已体力不支,昏昏欲睡,两眼皮互相打架,草草结束会餐,进入梦乡,就这样这个小村庄慢慢陷入夜晚的孤寂,唯听到几声犬吠的声音,此时与白日的喧哗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迷糊中还能听到母亲轻盈的脚步声,然后沉沉地睡去。

每年社戏的举办不但是民间的一种祈福庆典活动,更是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让奔赴在四面八方的人们从此心中有了牵挂,始终将社戏与心头一缕乡愁相结合,温暖着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