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速的流转,走过春夏转眼已到了浅秋,又到了田野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瞭望着远处的山头景色依然宜人,绿黄相夹,有绿的生机也有秋的气息,美轮美奂别有一番风味,并没有因为秋的萧瑟而落败,看着对面山头有人影在辛勤的劳动,但并不清晰,偶尔听到几声声音,心里萌生想去对边山头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几个朋友一合计都有这想法,遂带了些简单吃食前往,去体验一番小时候特有的“乐趣”。
陕北的天气这个季节有些微凉,回屋取了几件御寒的衣服,踏上山路,脚底踩着飘落的树叶吱吱作响,太阳已接近落山,天空中余霞尚存,田野间小路并不平坦,坑坑洼洼,几只麻雀在田野里蹦蹦跳跳地寻觅着食物,时而叽叽喳喳,时而抬起头观望四周,以防陌生人靠近,警惕心十足;山沟里的玉米已完全成熟,往日一片绿色的海洋已被秋日的金黄色所替代,心里有些对夏日在指尖流逝的失落,但想想以往丰收的场面,记忆中金黄色的玉米堆,父辈在田野里卖力干活依然笑容满面的情景犹如放映般出现在脑海中,温暖着心扉便释然了,自然界的更替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生活也是如此要学会去适应;山下边有一个小水潭,碧绿清澈,偶尔看见几条鱼儿在水里嬉戏追逐游玩,偶尔露露头像给过路人打招呼,好不欢快,美得让人不忍挪动脚步,让人流连忘返,上了坡就到了目的地,只见几户人家屋头炊烟袅袅,飘飘洒洒消失在天际,眼前又出现小时候母亲在家做饭,我们在小山村中游玩,看到炊烟就知道该回家吃饭,忽然看见地垄里一对中年夫妻正在刨着土豆,夫妻合作已将一大片土豆刨完,看到我们有点瞬间的惊愕,热情地打招呼,随后一边拣着拳头大的土豆一边与我们闲聊今年庄稼的收成,汗水在脸上流淌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几个朋友突发奇想,商量一番决定今天就在这空旷的田野里解决晚餐,来一场特别的“盛宴”。
天际已有些被夜色所笼罩,但依然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有拾材的、有生火的、有去找老乡购买一些土豆准备烧土豆,就这样以天为帐,以地为席,盘地而坐,多年不去侍弄烧土豆明显有些动作有些僵硬,旁边过来几位闲逛的大爷大妈果断把我们“驱离”,让我们一边看着学习,只见大爷找来一些已秋黄不知名的野草加入火堆,告知我们“野草烧土豆,这样可香啦!”大家围坐在火堆周边,邀请周围人一块享受美食,东聊西扯一会儿,最多是童年的回忆,大爷畅饮一番开始给我们讲述过去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让大家感受到长辈所吃的苦,不由得握紧手中的吃食,原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来之不易,不由感叹一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内心有些想爹和娘了,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农忙,也深刻理解年迈的父母总舍不得丢掉剩饭剩菜,真的是粒粒皆辛苦。不一会儿一股香甜带焦味熟悉而又沁人心脾的土豆味由篝火中散发出,小一点的烧土豆已被猴急的朋友从火堆中找出来,只见焦黑焦黑的,顾不得烫刮掉表层灰,咬一口芳香四溢,里边泛着白加黄,惹得大家直咂口水哈哈大笑,陆续有人加入,只见不一会儿已有十多人,朴素的大爷大妈又从自家拿了些红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抚慰着一颗凡人心,众人吃的五饱六饱挺着肚子,熊熊的篝火映照出陕北人朴实无华和善良的个性,更给儿女打视频叙述着快乐和邀请有时间回来一趟,这样热闹一番,欢声笑语在夜幕宁静的小山村中回荡着,也更加重众人对故乡的思恋。
此时此刻夜色也完全笼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脑海中唯一能想到的古诗词,心里是感动着,同时也到了道别之际,依依不舍的摇手惜别,道珍重,短短半日秋游却让众人身心皆宜,学会凡人凡心、知足,余味久久缭绕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