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将近,陕北的地界依然寒冷,零下20℃也丝毫冷却不了人们在正月里的那股子热乎劲儿。年味儿还未散尽,走亲访友,各种活动、民俗更是轮番上阵,激情四射,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耳濡目染地沉浸在其中,享足独特的“文化盛宴”。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是喜庆的,当属陕北大秧歌,那是刻在每个陕北人骨子里的文化印记,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深情,叫人眷恋,令人动容。
在陕北,不出正月十五依然是热闹至极的。大秧歌最初是一项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由村里几个年轻人组织。当激昂的锣鼓声轰然响起,唢呐那嘹亮高亢的曲调划破长空,再配上钹的铿锵节奏,人们就知道,秧歌该出发了。
扭秧歌还有个有趣的讲究,叫“沿门子”。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家户会给大家送来喜糖、纸烟、红票子、酒、花生瓜子等,这个一般都是依据自家生活水平还有上一年的收成而定,一天下来都是收获颇丰的。
年前就听说陕北将举办盛大的秧歌庆祝春节,国内国外将有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参加,早就期待良久。一大清早娘就催促大家抓紧准备要求都去观看,去的时候秧歌已开始,街道已人山人海,儿子看不到只能坐在我的肩头,更后来者以树上、建筑物、梯子等为观看平台,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自身可能就成了亮点,人群中嘈杂的声音并不让人厌烦,反而增添节日的气氛,人们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喝彩连连。秧歌队伍富有活力而又不失地方特色,整齐划一,衣着华丽美观,精气神十足,阵势宏大。伴随着领头哨子声音的变换方阵,让人叹为观止,更有一外国黑人小哥加入陕北秧歌,惹得众人欢笑连连,让人流连忘返。
陕北秧歌,绝非一场普通的文化活动,它是陕北人民扎根这片黄土地的见证,是岁月镌刻下的深深印记。祖祖辈辈的陕北人,凭借着不屈的脊梁、勤劳的双手,在这看似贫瘠的土地上,耕耘出希望,舞动出崭新的生活,香醇而又耐人寻味。热忱欢迎每一位远方来客,一同领略这传承千年的民俗风情,感受这片土地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