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冯珺【培训心得】学档案技能,筑工作匠心
发布日期:2025-08-19    作者:冯珺    来源:定边新能源公司    点击量:106    分享到:

为期三天的2025年度档案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落下帷幕,这段充实的学习时光,如同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档案管理新世界的大门。通过系统学习公需课与专业课知识,我不仅加深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更找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工作突破的方向。

拓宽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公需课为我打开了跨领域学习的窗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让我认识到,档案管理必须紧跟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在数据存储、共享利用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颠覆了传统认知——生成式AI与大模型不仅能提升档案著录、检索效率,更可能重构档案编研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课程将档案工作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审视。课程强调,档案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其高质量管理是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升级的基础。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档案工作者不仅是“保管员”,更应成为数据价值的挖掘者。

深耕技能,夯实业务根基

专业课《2025年档案管理综合能力提升》通过面授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面授环节中,老师结合案例详解了电子档案双套制管理、区块链技术在档案存证中的应用等前沿课题。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效力”的规定,课程通过模拟实操,指导我们掌握电子档案元数据采集、格式转换、长期保存等关键技能,解决了日常“重纸质、轻电子”的困惑。

32小时的网络课程涵盖档案分类标引、专题数据库建设、数字化验收标准等实用知识。我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在线测试,系统梳理了各环节操作规范。“错误案例对比分析”模块让我直观认识到著录问题对检索效率的影响,对提升日常工作质量有直接指导意义。

对标差距,明确改进方向

与同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某高校用AI实现档案自动分类,某企业搭建档案共享平台服务跨部门协作,这些实践为我今后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结合自身工作,我认识到三方面不足:一是对新技术应用缺乏主动性,习惯传统模式;二是档案编研停留在基础层面,未深入挖掘价值;三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未充分对接需求。对此,我将主动学习档案管理系统操作,参与电子档案平台建设;建立需求定期调研机制,变“被动查询”为“主动服务”。

此次继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理念的革新。作为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者,我们既要坚守初心,又要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担当。未来,我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工作实效,以更高标准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工作,在公司旬邑项目、彬州项目及汉阴项目需求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我也将持续参与继续教育,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