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紧跟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深入把握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8月29日,公司举办“新型储能发展专题讲座”,邀请了3位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讲解。本次讲座以“主会场+视频分会场”形式开展,府能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共计百余人参加培训。
该讲座围绕新型储能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系统解读了新型储能的定义与分类,明确其为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涵盖化学、机械、电磁三大类,可根据电网需求灵活配置。结合陕西能源发展实际,主讲人深入分析了省内“风光高占比,直流大外送”的电力系统特性,指出2025年3月陕西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45%,未来三年将突破50%,而新能源出力波动、送出断面受限等问题凸显了新型储能的刚需性——2025-2026年全省需配置新型储能395万千瓦/790万千瓦时以保障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在政策层面,讲座梳理了国家与陕西省的“指挥棒”导向:国家从2017年首份储能指导意见到2024年《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持续明确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路径;陕西省则通过《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划定重点布局区域,提出2025年并网新型储能总规模超200万千瓦的目标,并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允许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峰谷价差、容量租赁等方式拓宽收益渠道。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环节,讲座重点解析了压缩空气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等适配陕西资源禀赋的技术路线,结合火电联调、新能源配储等案例,对比不同场景下储能项目的经济性与实操要点。同时,针对省内新型储能发展中存在的商业运营模式待完善、技术瓶颈与成本压力等问题,提出了结合政策导向、聚焦资源优势、探索多元合作的应对思路。
此次专题讲座的举办,有效提升了全体员工对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的认知水平,为府能公司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结合本职工作消化吸收培训内容,积极探索新型储能与企业现有业务的融合路径,为集团能源结构优化贡献“府谷能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