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刘雅欣【散文】满架热烈里的乡土滋味
发布日期:2025-09-22    作者:刘雅欣    来源:定边新能源公司    点击量:54    分享到:

f9631dee013ac8170d0941d4d006e40a_副本.jpg

几场雨过后,院角的辣椒架突然就热闹起来。原本半尺高的小苗,不知何时已蹿到了一人多高,翠绿的藤蔓顺着竹竿爬得满满当当,叶片间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辣椒——青的像刚睡醒的翡翠,红的似燃着的火苗,还有半青半红的,像被太阳吻过的胭脂,一串串垂在枝头,风一吹就轻轻晃荡,把整个院子都衬得鲜活起来。

清晨去摘菜时,最先撞见的总是辣椒的“气息”。凑近架子,一股辛辣中带着清甜的香气就钻进鼻腔,不像花椒那样浓烈,却带着股泼辣的劲儿,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伸手碰一碰,青辣椒的皮脆生生的,捏着能感觉到里面饱满的籽儿;红辣椒则软一些,指尖会沾上清润的汁液,凑到鼻尖闻闻,那股辣香更浓了,连指尖都像染了夏天的热烈。

奶奶总说,辣椒要“见风长”,可这“长”里藏着不少门道。春天撒种时,得把土翻得松松软软,再掺上去年的草木灰;出苗后要天天浇水,却不能浇多,不然根会烂;等长到半尺高,就得搭架子,不然藤蔓会趴在地上,结出的辣椒又小又歪。我小时候总爱蹲在辣椒架旁,看奶奶用布条把藤蔓轻轻绑在竹竿上,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碰到嫩叶时却轻得像怕碰碎了玻璃:“这辣椒跟娃一样,得细心护着,才肯结出好果子。”

如今辣椒红透了,院子里的热闹也跟着翻了倍。邻居婶子们会挎着竹篮来帮忙摘辣椒,她们的手比我利索多了——拇指和食指捏住辣椒蒂,轻轻一拧,“啪”的一声,辣椒就落进篮子里,既不会扯断藤蔓,也不会碰掉旁边的青果。我学着她们的样子试了试,刚一使劲,辣椒蒂没断,倒把一片嫩叶扯了下来,惹得婶子们笑:“城里回来的娃,还没摸透辣椒的性子哩!”

摘下来的辣椒,一半要晒成干辣椒,一半要做成辣椒酱。晒辣椒得选大晴天,奶奶会把竹筛子搬到院子中央的石磨上,将辣椒摊得薄薄一层,红通通的一片,在太阳底下闪着光。晒到半干时,辣椒会微微卷边,那股辣香也变得更醇厚,风一吹,整个村子都能闻见。傍晚收辣椒时,奶奶会用手轻轻拨弄,嘴里念叨着:“再晒两天,就能收进罐子里,冬天炒腊肉才香。”

做辣椒酱是家里的大事。爷爷会把晒半干的辣椒剪去蒂,放进石臼里捣。他抡着青石杵,一下一下捣得均匀,辣椒的红油慢慢渗出来,染红了石臼,也染红了他的袖口。奶奶则在一旁准备配料:蒜瓣要捣成泥,生姜要切成丝,还要撒上粗盐和自家酿的米酒。等辣椒捣成泥,和配料拌在一起,装进陶罐里密封,过上半个月,开盖就是满罐的鲜香——早上配馒头,中午拌面条,晚上炒青菜,哪怕是最简单的饭菜,拌上一勺辣椒酱,也变得有滋有味。

小时候总嫌辣椒太辣,不肯碰。如今在外工作,最想念的就是这口辣。去年过年回家,发现院角的辣椒架又长高了些,奶奶说:“知道你爱吃,特意多种了几棵,晒的干辣椒和做的辣椒酱,都给你装好了,带到城里慢慢吃。”我看着满架的辣椒,红的热烈,青的鲜嫩,突然明白,这辣椒里藏着的,不只是乡土的滋味,更是家人的牵挂。

如今每次打电话,奶奶总会说:“院里的辣椒又红了,等你回来摘。”我知道,那满架的热烈,不仅是辣椒的成长,更是故乡的温暖,是无论走多远,都能让人安心的牵挂。愿故乡的辣椒年年红,愿家人的日子,像这红辣椒一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