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好的宣传不仅要“写得对”,更要“写得活”;不仅要“拍得清”,更要“拍得有温度”。
近日,在陕煤电力集团公文写作与新闻宣传专题培训结业后,作为参训的基层宣传员,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全新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场“理论+实操”的培训,不仅填补了我的知识短板,更让我找准了基层宣传工作的方向与价值。
以文化为魂,找准宣传工作“着力点”
此次培训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对宣传工作认知的新大门。过去做宣传,我总把重心放在发电数据、工作流程的罗列上,比如单纯记录设备巡检进度、发电量等指标,却忽略了这些数字背后,运维人员在特殊天气下坚守岗位的执着、攻克技术难题的韧性。“高质量企业文化建设”课程让我恍然明白,宣传不是简单的“信息台账”,而是要挖掘企业发展中的精神内核,把技术攻坚的决心、团队协作的温暖提炼出来,让企业文化从“文件”走向“现场”、从“理念”变为“行动”,真正凝聚员工共识。
以技能为基,夯实宣传工作“硬支撑”
新闻摄影与公文写作课程,帮我掌握了“讲好企业故事”的实用方法。“蹲点抓拍、细节聚焦、场景融合”使我认识到“一张好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记录检修人员紧固螺栓的专注、定格夕阳下风机转动的画面、捕捉光伏板下羊群吃草的动态,这些带“农光互补元素”“新能源印记”的影像,更能直观传递发展成果。公文写作模块更是刷新了我对写作能力的认知,它绝非“填模板”的表层技能,而是折射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力。公文是工作的具象化载体,是政策落地、协作提效的隐性桥梁,其能力本质是底层生产力。要实现从“说清事”到“说透事”的进阶,需以“真学真用”为基,主动跳出舒适区,在刻意打磨中锤炼思维,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写作深度,让文字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
以责任为要,筑牢企业形象“防护墙”
宣传人员不仅是“信息发布者”,更应是“舆情预警员”“形象维护者”。过去我总觉得舆情应对是“后端工作”,与宣传关联不大,却忽略了我们作为“一线信息窗口”的重要性——既要会“发声”,更要会“护声”。主动关注行业相关的舆论动态,以坦诚的态度沟通、以解决问题的行动回应,把舆情风险转化为展示企业担当的契机。这份对责任的新认知,让我的宣传工作格局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基层宣传的价值所在。
此次培训是“补短板、强本领、明方向”的学习提升,接下来,我会带着培训中收获的认知、技能与责任担当,走进光伏电站、风电场,用有温度的文字讲述一线奋斗故事,用生动的影像展现企业发展成果,切实发挥宣传工作的“喉舌、桥梁、纽带”作用,讲好新能源故事,传递新能源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