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毛万宁【学习心得】于思想淬炼与笔耕不辍中砥砺成长
发布日期:2025-09-23    作者:毛万宁    来源:榆林配售电公司    点击量:47    分享到:

9月10-12日,怀着对提升自我、服务企业的迫切期待,我有幸参加了电力集团举办的公文写作与新闻宣传培训班。两天的课程虽短,却如一场“及时雨”,为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笔头上的磨砺和视野上的开拓。

电力集团培训2.jpg

让文字有力量

以往撰写公文,常常局限于格式与条框,力求严谨却往往忽略了文字背后的管理意图与现实意义。通过《机关文稿写作》《讲话稿的写作方法和实践技巧》等课程的学习,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好材料不仅要“写得对”,更要“写得活”——逻辑清晰是基础,而语言精准、切中要害、推动落实,才是一份材料真正的价值所在。我决心跳出机械重复的写作模式,更多站在领导和受众的角度谋篇布局,让每一份材料都承载思考、体现专业,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决策与运营。

让故事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作为一名兼职通讯员,我以往更多地停留在“发生了什么事”的浅层记录中。通过《新闻采编及写作》《企业文化》和《网络舆情管控》等课程,我深刻体会到,新闻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和价值的塑造。我学到了如何从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真实、细腻的一线故事,展现公司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电力服务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未来我将更主动地走进项目现场、贴近客户服务,让稿件有细节、有人物、有温度,实现宣传工作的深入人心。

让画面会说话

《新闻摄影分享》课程让我恍然大悟,照片不只是配图,而是另一双眼睛、另一种语言。构图、光影和瞬间的捕捉,直接决定了视觉表达的感染力。我将把所学积极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项目调研、重大活动、日常服务中,尝试以镜头叙事,让图片也成为讲述公司发展故事的生动注脚。

让未来更可期

此次培训虽已结束,但于我而言,恰是重新出发的开始。回归岗位后,我将努力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扎实行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文字质感,多写多磨,注重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和“思维图谱”;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从项目管理、用户服务、工程建设等场景中主动发现故事、提炼亮点;积极尝试文图结合的表达方式,将新颖的理念和创意融入宣传工作中,提升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与公司共同成长,努力成为一名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干的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衷心感谢电力集团提供的这次宝贵学习机会。写作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相信“当笔尖流淌出真实的力量时,苦自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