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常琴【散文】秋收忆果:一箱黄元帅里的乡愁与牵挂
发布日期:2025-10-18    作者:常琴    来源:新元公司    点击量:57    分享到:

“黄元帅”是我家乡——陕西省米脂县人对这种苹果的亲切叫法,它没有红富士的艳红夺目,只裹着一身温润的金黄,果皮光滑,咬开是细腻清甜的果肉,藏着我年少时最鲜活的秋收记忆。

IMG_3231.JPG

米脂山峁间多梯田,我家屋后山上就有一片,种着几十棵果树,而最让我惦记的,是父亲早年栽下的十几棵黄元帅树。那十几棵树在日照与山风中长大,树干渐粗,枝丫撑起绿荫。每年入秋,秋阳把果子晒得透熟,金黄的果子从叶间探出头,风一吹,果香飘满坡谷。每当周末天刚亮,父亲就搬着木凳踩过黄土路,母亲提竹篮紧随,姐姐们挎着小筐轻快跟上,我跑前跑后找最黄的果子。到了树下,父亲放稳木凳站上去够果,摘下放进布兜递给母亲;母亲擦去果子上的黄土,念叨:“轻点儿放,别磕着。”我蹲在旁边捡果就咬,甜得心里发暖,母亲总拍我手背,说:“慢点儿吃,还有好多。”阳光洒下斑驳光影,伴着家人的声音与果香,成了童年最安稳的背景音,那时从没想过,这样的时光会成日后千里外的珍宝。

后来我远嫁他乡,一去十多年。城市超市的水果满满当当,可我拿起苹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米脂黄元帅的黄土清甜,少了果肉化开的柔软,更少了一家人在山峁上的热闹。每年秋收,我站在阳台望着窗外,总想起家乡的梯田与果树:此刻家乡的秋阳是不是正晒亮果子?父亲是不是还搬着木凳摘果?母亲是不是还在树下接着?这些念头上心头,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便翻涌上来。

这份乡愁,最终化作母亲从米脂寄来的“黄元帅”。每年九月底,沉甸甸的快递一到,我就知道是母亲寄的——箱子上好像还沾着黄土气息。拆开纸箱,果香扑面而来,每个苹果都用旧报纸裹着,果皮上偶尔沾着泥土,有的还留着干枯的树叶,像家乡的信物。母亲打来电话,带着米脂方言絮叨说:“今年雨水足,果子甜,你爸挑了最黄的给你寄。”还会说姐姐们回米脂帮忙摘果、腌苹果干的事,听着乡音,我眼眶总发热。去年收到“黄元帅”,我切给小女儿吃,孩子眼睛一亮:“比超市的好吃!”我看着她,突然想起小时候问母亲:“为啥咱米脂的黄元帅这么甜?”母亲摸我头说:“长在米脂的土,浇山上的泉,自然甜。”如今才懂,那甜是父母一年年的照料与藏在细节里的爱。

IMG_3232.JPG

今年秋收又至,窗外树叶染黄,母亲寄的黄元帅刚到。我打去视频电话,镜头里父亲搬木凳时要扶树稳住,站上去够果子的动作迟缓吃力,母亲挪着步子递布兜,鬓角白发被风吹得乱飞。看着他们不再利索的身影,眼泪突然夺眶而出。从前扛木凳健步如飞的父亲、接果轻快的母亲,怎么就悄悄老了呢?我慌忙擦去眼泪,强笑着说:“爸妈,你们也多吃点,别总想着给我们寄。”母亲摆摆手:“我们在米脂随时能吃,给你们寄点,吃到就像回了趟家。”

挂了电话,我咬下一口黄元帅,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眼眶又湿了。原来无论走多远,总有来自陕西省米脂县的黄元帅,藏着年少的快乐,装着对父母、对家乡最深的思念,岁岁秋收,岁岁牵挂,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