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林配售电公司新能源运维班组以“安全筑基、效益突围”为目标,针对集控运行、现场检修两个核心小组特性,通过精细管理、技能提升与技术创新,成功构建“风险可控、效率领先、价值凸显”的运维新格局,为公司规模化、精益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集控运行小组:以“精细管理”守牢安全效益双底线
集控运行小组作为生产单元的“智慧大脑”,始终将“本质安全,精益管理”贯穿工作全程。依托“每日一题”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学习与风险辨识训练,成功拦截2次非停事故发生;通过运行台账与“安全经验库”深度联动,优化备件储存策略,让紧急备件平均响应时长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有效减少停机损失;创新推行“风况预判+检修排期”协同模式,近8个月主动减少电量损失约8万千瓦时;建立报表前置提醒与三级校验机制,严把数据质量关。工作中,深入分析“两细数据”,每月为公司减少考核分约14分,直接节省成本1.4万元,实现“管理提效”向“效益转化”的精准落地。

现场检修小组:以“技能提升”破解运维效率难题
现场检修小组聚焦“技能补短板,创新谋突破”,以能力提升破解运维痛点,全力保障设备高效运转。针对员工技能瓶颈,聘请2名行业专职讲师开展专项培训,累计完成32次理论授课与13次现场“手把手”实操教学,推动员工常规检修时长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复杂故障协同处置能力提升50%。在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优化葛家山风电场风机功率曲线,预计年增发电量750万千瓦时,增收200余万元;创新采用“动态调整无功补偿设置”方案,精准匹配电网需求,力调电费由4万元大幅优化至0.3万元。两项创新成果均斩获省级创新奖项,彰显出“创新驱动效益”的强劲实力。
下一步,榆林配售电公司新能源运维班组将紧紧围绕“安全、协同、创新”三大支柱,深化集控与检修两个小组协同联动,实现员工技能的深度融合与提升。

高级搜索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