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龙亮亮【散文】海红记:黄河岸畔的千年甜酿
发布日期:2025-10-27    作者:龙亮亮    来源:新元公司    点击量:153    分享到:

秋风又拂秦晋蒙,携着黄河奔涌的涛声漫过山川。长城烽火早已散作天边云烟,唯有府谷的沟壑梁峁间,千株海红果树缀满殷红,将千年时光揉碎凝进果肉。随手摘一颗,指尖便漫开岁月沉淀的醇香,恰似握住一段温软的旧时光。

8a5b0d1e31cdf779264cc2220039cc91.jpg

乡邻唤它“海红子”,这是黄土地写给秋日最动人的诗行。谷雨刚过,海红树悄然绽出新绿,嫩得能掐出水来,为干涸的黄土坡镶上翡翠般的镶边。不过几日,粉白的花便漫过山塬,细碎花瓣挤挤挨挨,织成流动的云霞。风一吹,花瓣簌簌落在肩头,沾了满身春的气息。孩童追着蜂蝶在花下奔跑,裤脚沾着花瓣与春泥,泥香混着花香,成了春天最鲜活的注脚。

盛夏的海红果裹着青碧的外衣,宛如缀在枝头的绿宝石。初尝时带着几分涩意,却越品越有滋味,让人忍不住再咬一口。老人们总说它“性硬”,恰如这片土地上的人,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果树周围垒着土圈,这是祖辈传下的生存智慧——雨天蓄住甘霖,风天挡住风沙,一圈圈围着果树,像给它撑了把安稳的伞。

秋霜一落,海红果便似醉了般。漫山遍野间,青果渐渐染上绯红,从梢头红到果蒂,沉甸甸压弯枝头,像千万盏点亮的小灯笼,把山川照得暖融融的。人们架着梯子采摘,手一拧,果子便落进竹篮,红艳的汁水溅在衣衫上,晕开点点红痕,成了洗不掉的秋意。最甜的果子要淋上原浆酒,封进陶罐酿成春节待客的“醉果”,开坛时满院酒香混着果香;其余的或切片晾晒,或熬成果丹皮,屋檐下悬挂的果干串,红得似一串串待燃的鞭炮,风一吹轻轻晃动,晃出满院秋的甜意。

如今,这颗攥着黄河水汽的小红果,早已成了府谷人生活里拆不开的牵挂。农村婚宴上的果盘里,必先码上一层晶莹的海红果干,酸甜滋味衬得喜酒更醇。“家有五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老辈人传下的谚语,道尽了它超越果实的分量——是饥荒年里救过命的口粮,是岁月里甜润生活的调剂。从《建康志》中“似红莓而小”的零星记载,到如今十万亩果园连成片、年产量突破三万八千吨的产业规模,海红果早已走出黄土坡上的农家小院,跟着电商物流的车轮、跨境贸易的船帆飘向世界,让黄河岸畔沉淀了千年的酸甜,在千万人的舌尖上绽开新的滋味。

冬日用凉水拔一颗冻海红,咬开时“咔嚓”一声脆响,冰凉的甜酸在唇齿间化开,从舌尖凉到心底。这滋味里,藏着龙女布雨的古老传说,裹着先民栽树的执着坚韧,更盛着黄土高原生生不息的魂。海红果伫立在岁月中,用千年守候告诉世人:最深厚的韵味,从不是急着绽放,而是在土地与时光的深情相拥里,慢慢生长,静静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