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生活 > 文艺作品
刘鹏伟【培训心得】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
——参加陕煤电力集团公文写作与新闻宣传培训班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25-09-20    作者:刘鹏伟    来源:榆林配售电公司    点击量:94    分享到:

9月11日至12日,两天的培训让我满怀期待来、满载收获归。此次培训,课程安排科学,既涵盖企业文化、新闻摄影、新闻采编及写作等实用性课题,又包含领导讲话文稿的写作方法和实践技巧等重要内容,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不仅淬炼了思想,而且指导了实践,让人很解渴、很受用。

电力集团培训.jpg

尤其是两堂公文写作培训,精准聚焦党务工作人员履职的“刚需”与“痛点”,授课的领导专家们直指实战,系统解答了大家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困惑:如何精准领会领导意图并有效转化?如何让总结、讲话或报告真正成为决策的“源头活水”?如何写好一篇“信”“达”“雅”的文稿?老师们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传授的宝贵思路、方法和技巧,为我提升写作能力提供了可学习、可操作的实践路径,进而更有底气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一、明白“公文写作是什么”:它是严谨规范的“工作载体”

公文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上传下达、沟通协调、部署工作的基本工具,更是体现单位形象、服务发展大局、落实决策部署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会议讲话稿、调研报告、还是工作总结,每一份公文都承载着组织的权威和公信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严格的规范性和不容置疑的严肃性。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公文写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有“安专迷”(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的精神,专心专注的态度,认真写好每一句话,认真推敲每一个字,做到“无一字无来处,无一字无依据”。

二、清楚“公文写作为什么”:它是服务大局的“参谋助手”

培训中,授课老师特别强调公文写作的核心价值——以文辅政,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要做好公文写作”。好的公文能精准领会领导意图,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部署;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能挖掘问题本质、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成为决策的“源头活水”;符合发展实际的讲话能鼓舞士气、明晰方向,传递企业声音,凝聚发展合力。

对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而言,公文写作不是“额外任务”,而是履职尽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阶段性工作报告,要着眼中心工作、聚焦领导关切,写出有价值的信息,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撰写各类学习与工作总结,不仅是对工作的梳理回顾,更能通过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积累经验。可以说,做好公文写作,就能发挥“生产力”作用,就能为企业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三、掌握“公文写作怎么办”:要以“实”为基、以“练”为要

站位要“高”,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写公文不能只站在自己的岗位看问题,要学会“跳出岗位看全局”,让自身切实成为决策者“延伸的眼睛与耳朵”。一方面,要吃透上情,认真研究上级单位的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确保公文内容与上级要求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把握下情,深入一线掌握本单位第一手信息,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群众的需求诉求,让公文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积累要“足”,做好写作的“有心人”。日常工作中,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关注行业动态、单位重点工作,及时收集相关数据、案例。要主动“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基层记录工作中的亮点、难点,积累“有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素材。还要养成总结梳理的习惯,将零散的信息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积累有方、下笔有章”;作风要“实”,练就规范写作的“硬功夫”。按照培训老师讲授的“六个修法则”(修心,不怕写;修脑,勤思考;修神,符合“国之大者”、企之要务;修身,精练有特色;修气,文稿符合主题;修魄,有精气神),追求“实事求是、简洁高效”的文风和“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方法,多用丰富、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充实公文的血肉,力争写出的文稿达到“别人做不到我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能做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是提升认识的关键方法。此次培训犹如一次“精准赋能”,让我在公文写作上补了短板、强了本领。今后,我会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勤思考、多钻研、善总结,不断回顾本次所学知识,细化吸收,提升公文写作能力,以更优质的文稿服务单位发展,在“知不足”中奋进,在“望远山”中前行。